公筷公勺的使用应有标准指引
疫情期间,“舌尖上的文明”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使用筷子、勺子,拒绝乱吃野味,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这些都在《规划》中有所体现。
“七大行动”之首就是文明餐饮推广行动。将推广公筷公勺、拒绝过量食用野味、深化光盘行动等作为具体行动方向,并列出了主要方法。
在推广使用公筷公勺方面,《方案》明确提出了“推广公筷公勺,建设文明餐桌”的行动倡议,制定了《公筷公勺使用标准指引》。服务勺子”,并制作了多部公益广告向全社会宣传。推广和普及。提倡机关、企事业单位在会议、培训、公务接待中实行分餐制度,没有条件分开用餐的,带头使用公筷公勺;餐饮业应当配备明显标识的公筷、公勺,指导、提醒消费者正确使用。家庭日常用餐要使用公筷公勺,节日聚餐时要经常使用公筷公勺,促进形成文明健康的饮食习惯。
垃圾分类纳入文明城市评价体系
垃圾分类也是重要行动之一。 《方案》明确,要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奖惩机制,将垃圾分类纳入文明城市、卫生城市评价体系。通过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和现场指导,引导群众继续精准处置垃圾,养成垃圾分类新时尚的好习惯。倡导集约节俭的生活方式,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
除了垃圾分类外,创建卫生家园、深化“厕所革命”也是改善环境卫生的重要举措。
《方案》提出,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文明社区、文明村创建为重点,广泛宣传普及健康卫生知识,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教育培训,增强全民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特别是要通过宣传教育、行政管理、社会监督等手段,杜绝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公共场所吸烟、不文明养狗等行为,从源头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体系。卫生环境好。
《方案》要求加强公厕文化建设,深化文明公厕宣传,倡导文明如厕行为。以旅游景区、公路服务区、公共文化广场公厕示范工程创建为引领,逐点推进城乡公厕升级改造。深入开展“星级公厕”、“示范公厕”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公厕达标率和公众满意度。
在乡镇街道设立心理服务站
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关注心理健康。 《方案》要求各单位结合实际,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各镇(街道)、村(社区)要建立社会心理服务站(室),完善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对重点群体、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服务。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姜斌表示,希望总结抗疫经验,巩固抗疫成果,弘扬抗疫精神,指导广大群众要强化健康观念,养成健康生活习惯,自觉对文明生活负责。时代新潮流的倡导者、传播者,优美环境的维护者,健康广东的建设者。
南方日报记者 王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cyhlngy.com/html/tiyuwenda/9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