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沥川
马拉松运动在中国已进入井喷期。说得轻一点,就是发高烧。坦率地说,这太疯狂了。
从全国整体数据来看,高烧的最大表现就是各地几乎一窝蜂地举办马拉松比赛。初步预计,2023年,全国将举办各类规模马拉松赛事近千场。
我绝对没有夸张。三、四月份气温适中,赛事举办较多,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在同一天进行三场甚至十场比赛。比如下周的3月26日,我算了一下,这一天全国至少有9场马拉松比赛。
不信的话,我在这里仔细的列出来。这9场同日比赛分别是:湖北鄂州梁子湖、杭州临安、杭州梦想小镇、重庆永川、山东生态齐河、重庆合川渔城、重庆垫江牡丹、杭州钱塘、浙江玉环。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如果你看看这些比赛的举办地,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仅在杭州,同一天就有两场比赛,而在重庆,同一天就有三场比赛。
当然,他们的具体托管地点会有所不同。虽然同在一个城市,但大多是在不同的区、县、景区等地举办。
但即便如此,真的有必要在同一个城市、同一年、甚至同一天如此频繁地举办这么多场马拉松吗?
哪怕是宣传城市,弘扬体育健康理念,哪怕是同场竞技,比拼看哪个组织更胜一筹,都显得有些过分了。
我上面说的绝对不是个例。如果你看一下全国马拉松赛事日程,你会发现有很多城市不仅举办一场马拉松,而且一年举办很多场马拉松。
太疯狂了,以至于在我冷落许久的跑友微信群里,大家又开始调侃:马拉松太多了,跑者太少了。到处都有注册,但最终很多人只是为了好玩而加入。
坦白说,如果马拉松是一个纯粹的商业赛事,那么,你爱跑不爱跑,你爱跑不爱跑,都无所谓。
但事实上,大多数马拉松赛事都有着强大的官方背景,离不开当地体育和旅游部门的大力推动。
比赛当天调动医疗救助、交通、安保以及数量惊人的志愿者的成本是天文数字。
前几天我刚刚跑完苏州金鸡湖半程马拉松,看到一个统计数据:为了举办这场比赛,他们动员了2600多名志愿者!当天现场有23辆救护车、近百名医疗救援人员!
当然,像苏州、杭州这样经济发展好、赛事经验丰富的城市,一年举办三五场以上,就算举办十几场也问题不大。而且说实话,他们的活动组织得还不错,口碑也很好。
但这只是硬币的一方面。硬币的另一面是:从我跑过的一些马拉松赛事来看,很多地方只是为了好玩,没有必要跑。
活动没有亮点,组织和支持也不理想。最终活动没有成功举办,名声也变得更差。考虑到目前的资金压力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坦白说,我觉得还是不做为好。
马拉松与其他比赛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其他赛事都是在体育场馆、田径场举行。马拉松比赛在城市道路上举行。
前者对广大民众影响不大,而后者如果不留意提醒,就会导致很多人在活动当天出行出现不便。
由于活动期间交通管制,几乎每次看到赛道边上兴趣班的孩子过不了路,送货员都很郁闷,上班的人也打电话请假。每次我都觉得有点遗憾。至于跑者乱扔垃圾的问题,几乎每场比赛结束后都会有投诉。
作为一个长期跑者,也跑过很多马拉松的人,我深感现在马拉松的气温太高了。
我跟一些赛事服务商谈过,很多人反映现在很多地方似乎陷入了一种“你办马拉松,我也跑半程马拉松”的心态,为了办而举办它。活动中没有认真的跑步者,最终只是动员当地机构和学生“走一走”,凑个热闹。
实在没有必要跟风!必须降温!你觉得有道理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cyhlngy.com/html/tiyuwenda/9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