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街上等公交车时,吴胜明摆出一副小伙子的姿势拍照,逗乐了旁人。
创业、做慈善、玩微信,“80后”吴胜明仍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吴胜明每天都在西安的大街上匆匆行走。
一位年近80岁的老太太最近在微博上“出名”了。在微博上输入她的名字,相关微博就有19781条。
有的将她列为金融商界领袖,分享她的传奇人生,感叹她曾经辉煌在天,也曾陷入海底的困境;有的将她列为金融商界领袖,分享她的传奇一生,感叹她曾经辉煌在天,也曾陷入海底的困境;有的将她列为金融商界领袖,分享她的传奇一生,感叹她曾经辉煌在天上,也曾陷入海底的困境;有的将她列为金融商界领袖,分享她的传奇人生,感叹她曾经辉煌在天,也曾陷入海底的困境;
有人说她是慈善人物。 12月初,她发起在陕西西安举办的第五届救助贫困先心病儿童大型慈善活动;
在近10年出狱的18位企业家名单中,也列出了她:“2003年,吴胜明,个体户”。同名单上的还有红塔集团原董事长褚时健、健力宝原董事长张海、创维创始人黄宏生、德龙集团创始人唐万新。而她是唯一的女性。
她叫吴胜明,是一位老太太,还有一个多月就要迎来80岁生日了。
她的一生充满坎坷。从富商世家的大女儿到逃婚后的保姆,从千万富翁到囚犯,从扫厕所到创业、做慈善。
她的情绪来来去去。她两岁时,母亲远赴台湾。她的初恋被鸳鸯殴打,丈夫无情背叛,女儿绝望自杀。
她一生最辉煌和最落魄的时刻都与郑州息息相关——
她因投机行为和其他罪行被监禁18年。出狱后,她在郑州靠打扫厕所为生。当她的人生陷入低谷时,郑州人民称呼她为“吴老师”,让她找回了尊严,温暖了她至今……
网络上,她被形容为“女版褚时健”——辉煌一时,跌入牢狱,早期创业,重回财富……
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不是像网上说的那样坎坷、传奇、励志、丰富呢?她与郑州的短暂邂逅,还发生了哪些故事?
12月9日,记者联系上吴胜明,听她讲述“不向命运低头的叛逆人生”。
起伏的痛苦
从富商大小姐到逃婚后的保姆,从千万富翁到阶下囚;
七十多岁,从扫厕所到创业、做慈善……
网友感叹:从她和楚楚身上,我们能明白什么叫“事不宜迟”
@王树彤:吴胜明女士的创造财富经历让我想起了另一位晚年东山再起的褚时健老人。他们的经历充满坎坷和传奇,也给了我们年轻一代克服困难的勇气。吴妈妈在节目中谈及自己的过去时,轻声谈到了吴农。说实话,我不太理解她,但她还是让我泪流满面。
@小子茶0:又一年过去了,总有一种岁月流逝的恐慌感。再读一遍吴胜明的故事。只有从她和褚时健身上,我们才能真正明白什么是“为时未晚”……
只要搜一下微博,就能找到很多这样的评论。很多人不认识吴胜明,但褚时健却众所周知——红塔集团前董事长因腐败入狱。出狱后,75岁的他开始创业,躲在云南哀牢山专心种植柑橘。经过10年的成功,昔日的“烟王”变身“橙王”。
12月9日,记者找到陕西省西安市一家养老院院长吴胜明。她否认了对“女版褚时健”的评价,因为虽然出狱后74岁再次创业,但她没能像褚时健那样成功推销“楚成”。
“不过,我最敬佩的中国企业家是褚时健。”吴胜明说,他的一生,有过坎坷,有过传奇,也有过不断的失落,也不断地奋斗。
逃婚大小姐白手起家成为千万富翁。
“一个命运多舛、传奇身世的女人”,这是吴胜明在《鲁豫有约》专访开头这样描述的。
1933年,吴胜明出生于浙江嵊州的一个富商家庭。她两岁时,母亲改嫁到台湾。吴胜明自幼由祖母抚养长大,性格独立叛逆。那时候,她很少出去玩。她常常在自己的店里消磨时光,看着长辈们忙碌着药店、米店等生意,做生意的“种子”就悄悄埋在了她的心里。
12岁时,吴胜明被家人决定结婚,但她没有同意。 1949年,16岁的她找到了逃离婚姻的机会。为了生计,她曾当过保姆。
在商界,吴胜明的故事也颇具传奇色彩——
她回忆说,1952年,当她19岁的时候,她和她的第一个男朋友分居了。她远离悲伤的地方,独自走开。后来他在上海自己创业,白手起家,从开食堂到经营商场、餐馆。 “我以2000元起家,到1984年左右,我已经创造了超过2000万元的资产。”吴胜明平静地谈起那一年。 20世纪80年代,“千元户”已经是“先富者”,2000万元以上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天文数字”。她的足迹遍布浙江绍兴、河南郑州、南充、四川等地,业务遍及大江南北多个省市。
生活中,她花钱不少,相当奢侈。吴胜明还记得女儿在郑州过十岁生日时的盛况。 “学校的老师和同学几乎都来了,最后有四十、五十桌。”当天,为每位贫困同学请客和发放20元红包,花费近20万元。 “当时在上海,很多人都叫我‘姐姐’。”至今说起来,吴胜明仍为自己脱颖而出而感到自豪。
赚钱靠智慧,用“手段”,相信钱是万能的
一个女人如何白手起家,赚到千万资产?
吴胜明表示,可能和做生意的基因有关。
她的家乡嵊州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领带之乡”。嵊州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有着悠久的商业传统,在清代中后期达到鼎盛。从小跟随长辈学习经商的吴胜明,学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经商经历:祖父心地善良,诚信经营,经常做好事救济穷人;祖父心地善良,诚信经营,经常做好事救济穷人;祖父为人善良,诚信经营,经常做好事救济穷人;祖父心地善良,诚信经营,经常做好事救济穷人;祖父心地善良,诚信经营,经常做好事救济穷人;祖父为人善良,诚信经营,经常做善事,救济穷人。他的父亲很狡猾,卖米时会加粉、喷水,就是为了多赚点钱。赚钱。
改革开放后,吴胜明追随“潮流”,逐渐成为“叛逆者”。她前往广东等地大量收购收音机、布料等急需商品,然后在西宁、西安、郑州等地出售,赚到了她人生的“第一桶金”。
当时人们多穿棉布,流行尼龙。很多商人靠卖布赚钱,她就是其中之一。 “批发布料是按斤卖的,别人都抢着去搬重的,我就不抢,剩下的就等他们来挑。” “慷慨”的背后是吴胜明的精明——她发现沉甸甸的袋子里大多装满了碎片。布料,轻质大块的布料。老板见她不挑剔,货全要,就夸她人不错,还主动给她多优惠。低价买下布料后,吴胜明找人进一步加工制作上衣、裤子,然后用布头制作童装,拼凑订单,卖个好价钱。
1985年夏天,没有汽车经营权的吴胜明通过顺利的人脉,获得了进口48辆豪华轿车的计划,获利数百万元。
“金钱可以改变一切。需要金钱来理清关系。为了赚更多的钱,你必须尽你所能。”那时的吴胜明相信金钱是万能的。
金钱变成了手铐,她失去了自由、家人和女儿
那些相信金钱万能的人,在金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可能会堕入深渊。拼命赚钱的吴胜明很快就尝到了苦果——她赚到的钱变成了冰冷的手铐,她失去了自由、家庭和孩子。
警方找到了她炒作、合同诈骗等违法行为的证据,52岁的吴胜明被抓获。 1986年底,他被判处死刑,后改判为无期徒刑。在狱中,她努力争取减刑,最终服刑18年。
入狱后,她的家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小她7岁的丈夫带着保姆私奔去了安徽。
对她打击最大的是女儿绝望的自杀。
吴胜明42岁时,经过几次流产,终于生下了这个女婴。入狱后,女儿与亲戚住在一起。女儿满怀希望地等待母亲出狱。孩子16岁生日那天,他第一次听说母亲被判无期徒刑。他以为自己再也等不到她了,于是绝望地自杀了……
两年后,她得知女儿去世的消息。那是吴胜明记忆中最后一次痛哭。她把刀片藏了起来,带着女儿离开了。正是女儿特殊的遗愿让她坚强而活下去——开一家疗养院或孤儿院,让像她这样孤独的母亲和孩子有地方住。
中国财经网
她打扫过的公厕如今已经被拆除,留给她的小屋也锁了很多年。这里的人们还记得这位爱干净的南方老太太。
服刑18年后,她被郑州人收留。她永远不会忘记,在她一无所有的时候,“吴老师”温暖的声音。她说:“郑州是我的第二故乡。”
硬币扔进铁罐里的“叮”声,让老太太心里一颤。
2003年,吴胜明70岁了。当她七十岁时,她独自走出监狱,绝望地环顾四周。她被分配到户籍地郑州市铭功路街道办事处做公厕清洁工。
从郑州火车站向二七纪念塔向北或向西约1公里处,有西陈庄,这是郑州繁华都市中的一个偏远地方。
西陈庄前街是一条狭窄的街道,人流熙熙攘攘,道路两旁商店鳞次栉比。各种叫卖声、火车隆隆声、二七塔的钟声……
街道的尽头,有一个不起眼的公共厕所。一位老人守在公厕门口,穿着毛衣静静守着,对周围的喧闹无动于衷。一个人影闪到了公厕门口,随手将两枚一分钱的硬币扔进了门外桌子上的铁罐里,“叮咚咚咚……”,老爷子的心一紧,应了一声,却无能为力。情不自禁地紧紧抱住他的手臂,身体都在微微颤抖。 。
她害怕这个声音,觉得自己像个乞丐;她也渴望那声音。她投入铁罐里的钱就是她当时的生计……
那是她一生中最沮丧的时候。
这位老人就是吴胜明。西陈庄前街的这个公厕,是她人生最低谷时休息的地方。
2003年夏天,服刑18年后,吴胜明回到郑州市铭功路街道办事处西前街社区(现西蔡社区)。多年前,她在郑州做生意定居。
70岁的她不想去养老院。在派出所、街道办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她做了一名公厕清洁工,每月收入400元左右。
如今,西陈庄前街依然熙熙攘攘。经过道路扩建和改造,她当年打扫的公厕已经不复存在了。路边的老槐树依然枝条粗壮,顽强地向着天空生长……吴胜明的“家”还在。 。到了街道的西端,顺着门牌号“西陈庄前街97号”拐进一条小巷,有一排低层房屋。有一座二层楼房。楼下是公共厕所。楼上是一间锁了很多年的小房间。她的东西。
“东西就在那里,不过我已经好几年没回来了。”西彩社区主任孙晓贤至今仍与吴胜明保持联系。 “三无”老人吴胜明是她关注的对象。她只知道对方在西安,听说他过得很好。
“吴胜明?我记得有事她还会打电话给我。”原明功路街道办事处人武部部长、现任二七区交通局副局长的邵树平也对这位老人印象深刻。
邵树平回忆,吴胜明从2006年开始四处旅行,后来离开郑州。
如今,西陈庄对吴胜明知之甚少。 “我记得她是一位南方老太太,以前在这里打扫公厕,性格随和,爱干净。”环卫工人贾世清叫不出老人的名字,但他记得她。清除。
当年的公厕清洁工如今成了西安街头的漂亮老太太
“这不是那个打扫公厕的老太太吗?”一次偶然的机会,西陈庄前街的商户顾先生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屏幕上,有一张熟悉的面孔,老太太衣着考究,讲述着自己坎坷的经历,给了她启发。一个迷茫的年轻人在创业路上的肖像,但他的衣着和神态与过去完全不同。
是她吗?
“这就是我。” 12月9日上午,位于西安市明光路裕华高级公寓的吴胜明坐在办公桌前笑着说道。今天,她穿得很漂亮:红色圆帽,粉色丝巾,黑色毛领长外套,牡丹缎长袍,紧身裤。紫色眼影,桃粉色口红,还有闪闪发光的五星级水钻耳环。戴着大大的海蓝宝石戒指的手时不时地把玩着新款三星手机。当我站起来走来走去时,棕色短靴轻轻地敲击地面,发出“咔哒”的声音,给我一种“老上海”的奢华和优雅的感觉。
书桌旁边的日历上,有一张吴胜明的漂亮照片。她的手机里还有更多这样的照片。她穿着长裙,戴着墨镜,摆出各种姿势。她80岁了?没有人相信。 “我常说我是80后”。吴胜明的笑容充满自信,“我爱美,美也是一种正能量!”
她内心深处对美的热爱——
她在郑州做公厕清洁工时,没钱买护肤品,就用了1块钱的婴儿霜。她买了便宜的眉笔和腮红,化了淡妆。如果没有香水,她就喷花露水。
现在病情好转了,她每天都会化妆,还随身携带兰蔻化妆盒,随时补妆。包里还有多个装项链和戒指的首饰盒,她经常根据衣服的颜色和款式更换。
2010年,吴胜明在接受电视台专访时谈到出狱后重新努力工作,据说自己的资产又多了几千万。如今,当记者问及此事时,她表示最好不要谈论自己的数千万资产。因为不断有人给她打电话求助,但她确实没有那么多钱。她说,这套老人公寓是别人经营的,她只是打工挣月薪。
她的一张名片上印有两家公司的名称。但她告诉记者,一家公司是转手给别人的,另一家是转租的。
衣冠楚楚的吴胜明描述自己的住所时说:非常乱。记者问他能去看看吗?她笑着拒绝:“别看,给我留点面子吧。”
感谢郑州在我无家可归时收留了我
“来,喝茶,这是我泡的龙井桂花茶。”看到记者从郑州过来采访,吴胜明热情地打招呼,并高兴地对别人说:我的娘家来了!
看到摄影师在西陈庄前街拍摄的照片后,她说:他们很亲切。
“郑州人民对我很好。”吴胜明说。 “谢谢你在我无家可归的时候收留了我。”
她还记得明功路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对她有多好:帮忙安置、找房、办理低保等等,她能想到的都有。那时正是夏天。看到家里没有空调,邵淑萍还买了一个风扇送给他。临走时他说:吴老师,你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吧。
“他们都叫我吴老师。”刚出狱的吴胜明对这个称号感到很温暖。她说她作为一个人感到受到尊重。
吴胜明很感激这一天,感谢他在最困难的时候得到的温暖帮助。
“郑州是我的第二故乡。”她说,当有人说河南人不好时,她忍不住反驳:我遇到的都是好人!
时隔多年,如今衣着光鲜、担任老年公寓主任的吴胜明回忆起打扫公厕的经历,表示在人生最压抑的日子里,他心里受了很多苦——
从千万富翁到阶下囚,这18年你是怎么做到的?很多人都问过吴胜明同样的问题,但她不想多说。只提到两件事:我在监狱里学会了织毛衣,我写了一部数万字的自传体小说。
经历了18年的监狱生活,当时的“大姐”守在郑州一条偏僻街道的公厕门口,放着一个收钱的小铁桶,听着人们上厕所的声音像施舍一样把硬币扔进小铁桶里。有一次,我心里猛地一跳。那时的我就是这样,不敢看人,低着头穿上毛衣……”想起那个声音,吴胜明至今心里都在颤抖。
“为了报恩,我想为郑州做点好事。”吴胜明认为,等条件成熟了,他可以回到郑州开一家养老院。比较容易实现的是开展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救助工作。 “我们刚刚在西安救助了一些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我们有一群孩子,基金会正在提供帮助。”
中国财经网
经历了人生的低谷和寒冬后,她优雅地走进了另一个春天
她乐观地生活每一天,为自己的梦想不断努力
“80后”老太太,做慈善也是创业
失去了作为千万富翁姐姐和家人亲人的优越感后,吴胜明知道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她唯一还没有失去的,就是活下去的勇气……
吴胜明,一个创业、做慈善、玩微信的80后老太太,在人生的第二春,仍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吴胜明现在很忙。
她时不时地接电话,聊的大多是慈善方面的合作。不到两天的时间,她就认识了三批人,还经常出去参加活动。
12月10日上午,在西安从事食品批发的王素梅和中国书画家协会常务副会长李宝瑞专程为吴胜明送上了书法礼物——“伟大”爱无国界”。两年前,李宝瑞在美国旅游时听说了吴胜明的事。回国后见到他,感觉很亲近。他由衷钦佩吴胜明晚年的创业精神。
“吴妈妈是一个非常善良、慈善的人。”王素梅说,她认识吴胜明几个月了,知道吴太太一生经历坎坷、奋斗。她还看到她善待老人公寓里的老人,去医院看望被救助的孩子们。 ,是一个有大爱的人。
当天中午,西安一家策划咨询公司董事长王女士过来表示,有一位商人打算与吴胜明合作开展公益活动,并约好在咖啡厅见面。 ...
第二天一早,吴胜明来到朱雀街一栋写字楼参加活动。屋内挂着“吴妈妈爱心俱乐部”的牌子,还有基金会西北地区爱心工作站的牌子。几个人围坐在吴胜明的身边,听吴胜明说着他接下来打算开展的慈善活动。爱心工作站主任戴女士与吴胜明相识三年,目前正在共同搭建爱心平台。
“我只和真心想做好事的人合作。”吴胜明向身边的人强调,设想在社区开展养老服务项目,改善老年人的处境,让志愿者获得回报。
吴胜明的办公桌上,放着2013年10月16日由基金会先天性心脏病慈善救助专项基金颁发的“最美心灵志愿者吴胜明”奖杯。吴胜明的名片显示,她是该专项基金会的名誉主席。
这位80多岁的老人也多次以励志形象出现在银幕上,讲述自己的坎坷经历,从千万富翁到一无所有。他从不放弃希望,在他这个年纪仍在努力激励他人。
不久前,她受邀参加上海电视台的一档节目,为年轻人献计献策:有一个男孩,大学毕业了,他的父母想让他当公务员,但他不想到。他想自己创业,经营一家安全的餐厅。后来,房租不断上涨。留不住资金,不知道该怎么办……吴胜明为对方指明了出路,协调了关系,让男孩去海南发展。
“扫描二维码,OK,加载成功……”吴胜明热情地邀请记者加她为微信好友。采访中,一有空,她就熟练地用手机玩微信,称自己有100多个微信好友。
“忙得根本停不下来,这个年纪做慈善,也是另一种创业。”吴胜明说,每天从早到晚,除了在老年公寓工作外,他几乎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慈善事业。忙碌的时候,她也不忘记看电视、看书、看报,了解时事、养精蓄锐。
女儿最后的心愿还没有完成
吴胜明的公益之路并不顺利。
今年4月,西安当地媒体报道称,为了完成女儿的遗愿,80岁的吴胜明在长安区子午镇台沟村与人共同创办了夕阳红老年公寓,西安。被誉为中国最佳慈善家的陈光标专程出席开幕式。劳模等四类特殊群体可免费入住公寓,共可容纳120人。
“现在已经关门了。”吴胜明11日遗憾地说。为什么?她说,这个养老院是从朋友家租来的,她想做点好事,吸引有爱心的人来投资一些钱。然而,她没有得到任何财务支持并关闭了该业务。
“是暂时停止,还是完全停止?”被问及时,她解释说,主要原因是天气太冷,养老院设施不好,不适合居住。天气转暖后,还可以邀请老人小住几天。
吴胜明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是一个新兴行业,而她加入养老行业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她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她想完成女儿的遗愿。
她没有保留女儿的遗书,只是听别人转达女儿的遗愿。她还能清晰地背诵遗嘱内容:……你是一位能干的母亲。出狱后,您做了更多善事,比如为无家可归的祖父母和儿童经营疗养院和孤儿院。一个小家庭,如果你爱我,就像爱我一样爱他们。
她一边念诵遗嘱,一边脱口而出,尤其流利。
“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完成女儿的遗愿。”吴胜明叹了口气。她说,经营疗养院或孤儿院需要很多钱。她目前在老年公寓挣的工资只够维持自己的生活。她拥有两家公司,但收益有限,不足以支撑如此大的支出。可能需要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实现女儿的遗愿。她希望得到更多爱心支持。
吴胜明说,她有三个名字:吴安娜,是老师给的;吴如英,这是她的姓氏;逃婚后,她改名为吴胜明,因为她相信今天会比明天更好。好好过好每一天,明天会更好。
过去的伤害和痛苦,如今成为她启迪他人的“良药”。
“我是一个叛逆的女人,从不向命运低头。”吴胜明这样总结自己。华丽的妆容背后,内心深处却依然有难以言说的痛苦。
如果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谈论生活是不够的。 “虽然我在大家面前看起来那么光鲜亮丽,但有时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心里很不舒服……”回想起那些日子,我为了赚钱而奔波,很少有时间陪伴丈夫和女儿。 ,现在想起来,吴胜明也只是叹了口气。
她的母亲在她两岁时就离开了她。后来她想认识一下,但吴胜明拒绝了:当我最需要母爱的时候,你在哪里?她曾含泪质问。
她也是一位母亲,对女儿感到无限愧疚。女儿是她唯一的希望。如果女儿没了,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她说,支撑她到现在,是女儿最后的心愿。而当年分手的初恋,至今仍是她心中无法释怀的结。她一直假装自己就是心里的那个人,身边也不乏想要成为她“老伴侣”的追求者,但她却拒绝接受新的恋情。
她的手机铃声是一首她很喜欢的歌: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变老。 80岁了,她依然想要拥有那样的幸福和浪漫,希望有一个人可以把她当作手里的宝贝。
过去的痛苦和遗憾,现在都会成为她与别人交流的话题。她会用自己的教训告诫大家:工作和家庭一样重要。男人需要的不是赚钱机器,而是妻子。不管工作多忙,一定要维持好家庭,留出足够的时间多陪陪老公和孩子。
“我站不起来了,快死了,要去火葬场……”12月16日下午,吴胜明在老年公寓查房时,76岁的老人偏瘫女士向她抱怨。
“放心,像我一样大大咧咧地活着,别谈死,救自己……”她连忙安慰道,然后又说起了丈夫的背叛和女儿的自杀,“你有丈夫,有孩子,是吗?”不比我好吗?”说这句话的时候,她的脸上没有任何悲伤。
这间老人公寓里住着100多名老人,其中大部分是比吴胜明小的“兄妹”。有很多老人生活不能自理。一一寒暄开导后,吴胜明这才放下心来走出家门。一般来说,“每当我看到他们时,我都会感到非常富有。我仍然健康,对吗?我仍然可以忙于每个人,对吗?”
话虽如此,她以自己高高又直的姿势向前走,高跟鞋击中了“ Tap-tat”的节奏,她的优雅背部戴着红色的帽子,好像她真的是“ 80年代后” ... (.Dahe Bao Yu Miao)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cyhlngy.com/html/tiyuwenda/9619.html